联系我们
400-8768208时间: 2023-10-01 09:44:55 | 作者: 沙弧球台
美东时间2020年7月8日,已在不少人意料之中的一件历史分水岭式事件发生了: 纳斯达克上市DAQ: NVDA)当日报收408.64美元,市值接近2500亿美元,首次超越(NASDAQ: INTC)的2480亿美元,成为全美最大芯片企业,多家媒体都有些迫不及待地宣告:
让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的,是硅谷华人企业家黄仁勋。他是硅谷最另类的华人,是正在加速改变硅谷的人,也被称为是“硅谷最好斗的男人”。那慢慢的开始的另一个时代,正是他的时代。
2012年,吴恩达领衔谷歌大脑,从1000万张图片中,成功识别出一只猫,震惊业界。
但耗资100万美元,集结 1000台电脑、16000个CPU的投入,却令他崩溃。有没有一种更快、更省钱的方法?
四年前,他首开先河,用英伟达的图形处理芯片GPU)代替英特尔的CPU,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这一次,他想再赌一把。结果出乎意料,他只用16台电脑、64个GPU就搞定了同样的事情。
自从1978年英特尔开创X86架构以来,CPU便一统计算江湖,但这种擅长逻辑运算的处理器,对大吞吐量数据却很吃力。
全世界都在呼唤一种更高效的计算——并行计算。而GPU从一开始就为并行计算而生,动辄几百个内核,使其能够很轻松地同时处理数千个线程。
如果将CPU比作保时捷,GPU就是巨无霸卡车。 前者虽然在速度上秒杀,后者却能轻松装载几十吨货物。
曾经,IBM为了模拟油气勘探,不得不动用70万个处理器、近半个足球场的空间。而用GPU加速后,仅需两台服务器和半张乒乓球桌的大小就全部搞定。
判若云泥的对比背后,是 新旧两个计算时代的交替,以及两家公司的命运反转。
传统计算时代,英伟达曾长期活在英特尔的阴影下,甚至被人断言:活不过十年。而今,它一跃成为长期资金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过去5年,英伟达股价飙升20倍,其涨势令FAANG(即: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黯然失色。 2020年7月9日,更以2500亿美元市值,超越英特尔。如今(8月30日),英伟达的市值已继续升涨至超过3240亿,英特尔则跌至2140多亿,整整甩掉英特尔一个千亿级。
尽管两年前,也曾被三星超越过,但这一次,才真正让英特尔如坐针毡。因为这在某一种意义上代表了两个时代的分水岭。
在英特尔掌权的时代,CPU所及之处,不过PC、服务器等一亩三分地。而今,万物互联时代,计算正变得无处不在。
从数据中心到高性能计算,从AI到无人驾驶……英伟达已不是过去那个看人脸色的游戏显卡厂商,而俨然成为新的计算之王。
《哈佛商业评论》将他评为 2019年全球表现最好的CEO, CNBC主持人将他比作当代的爱因斯坦,就连竞争对手也私下称他为“天才”。
显卡行业经过十年血战,80家厂商灰飞烟灭。最大的竞争对手3dfx,也在六年前被英伟达收购。剩下的ATI,则被AMD收入囊中。
一方面,傍上AMD的ATI满血复活,对英伟达步步紧逼。另一方面,英特尔开始将显卡集成进CPU,甚至扬言要做独立显卡。
两大巨头夹击下,英伟达一度风雨飘摇,质疑声不断。不少人问, 为什么英伟达不做CPU?
1999年,英伟达推出全球首款GPU——GeForce 256显卡,并在两年后,赋予其可编程的能力。
起初,英伟达只是想为全球游戏玩家打造最好的3D图形芯片。但 慢慢地,黄仁勋发现,科学家也用GPU来加速计算。
但在当时,对GPU编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为了打开这一个市场,黄仁勋做了一个关键性的赌注。
他任命大卫·柯克为首席科学家, 秘密启动了一个叫CUDA的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通用的并行计算架构,让GPU不仅仅只是图形处理芯片。
黄仁勋之所以敢这样赌,绝非为了区区几个科学家,而是对GPU通用计算的看好。
2002年,当英特尔和AMD还忙于主频大战时,他就大胆预言:未来微处理器将用于AI等其他领域。
这种超前的直觉和不计成本的豪赌,让英伟达早在2007年,就为AI铺平了道路。
那年6月,CUDA架构正式上线。仅过了一年,吴恩达就基于CUDA/GPU构建了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吴恩达代表谷歌,在硅谷一家咖啡店与英伟达首席科学家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
那次会谈后,英伟达开始ALL IN AI,而吴恩达则组建了谷歌大脑,并在2012年AI识别猫中一战成名。
提前站在风口上的英伟达,从此走出英特尔的阴影,开始5年20倍的惊人反转。
有意思的是,英伟达推出CUDA不久后,AMD也联手苹果,推出OpenCL架构,试图与英伟达分庭抗礼。
但主业并非GPU的它,显然没有英伟达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结果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 创新者一旦有信念,就会纵身一跃,而不是等到大家形成共识。” 对于黄仁勋的勇气,吴恩达赞不绝口。
20多年后,当黄仁勋回忆起创业之初的大起大落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溢于言表。
尽管从一开始就试图用3D技术改变游戏世界,甚至“狂妄”地喊出: 要驱动地球上的每个像素。
1995年,黄仁勋及其合伙人马拉科夫斯基、普里姆,历时两年打磨,推出英伟达第一代产品NV1。
NV1也确实是一款出众的产品,不但能做图形处理,还能播放音乐,甚至插上操纵杆秒变游戏机。
因为蔑视当时的主流标准,采用自创的四边形成像(QTM)技术,NV1几乎被所有主流厂商抛弃。
世嘉本来指望英伟达帮自己开发一款秘密武器,挫一挫任天堂和索尼的锐气。为此,还派来一名图形技术专家亲自坐镇。
但英伟达首席技术官普里姆,拒绝听从后者劝告,坚持QTM技术。世嘉一气之下,转而跟3dfx合作。
数十万块显卡,一夜之间报废。被灾难浇醒的黄仁勋,解雇了所有的销售,并决定: 放弃QTM技术,拥抱行业标准!
许多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听了,扬言要离开。为了安抚他们,黄仁勋一连数周,天天都在做解释工作。
随着3D图形时代到来,英特尔推出全新的AGP接口,微软也开发了支持3D的应用程序接口——Direct 3D。
1997年,经过两年努力,英伟达推出第三代产品Riva 128,不但支持新标准,速度更是竞品的4倍。
超强的性能,令Riva 128上市四个月,狂销100万片。凭借此役,英伟达总算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也许是胜利来得太苦涩,黄仁勋对失败感触特别深,甚至将它总结成英伟达的两个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敢于冒险,并从失败中吸取这次的教训;第二,要诚实。 因为不诚实,你就不可能容忍失败。
“人们总是担心,承认失败会让自己声誉扫地。为此,他们在坏主意上投入太多,最终跌入深渊。”
黄仁勋开玩笑说,这些人生教训最早来自玩游戏。“只要玩游戏,你就会输输输……直到你打败它。这是游戏的运作方式。”
有一次,一个项目团队犯了戒。黄仁勋勃然大怒, “你们很烂吗?如果很烂,那就站起来说你们很烂!”
创业很虐心,但成功后的喜悦一样难以言表。黄仁勋说,要不是相信能够做出贡献,也不会踏上这段旅程。
先是台湾,后是泰国。紧接着,因政局动荡,被送到美国舅舅家。在一所乡村寄宿学校,黄仁勋开始了糟糕的少年生活。
他和一个刚出狱、身上布满刀伤的刺头住一起,在学校经常挨揍。每天放学后,还要打扫所有的男厕所。
尽管环境恶劣,黄仁勋却学会了适应,甚至还通过帮“刺头”补课,和对方成了哥们。
高中时,他迷上了游戏。大学时,又喜欢上计算机科学。而图形,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从那时起, 黄仁勋立志,要成为全世界的图形皇帝。
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加盟AMD和LSILogic,担任芯片设计师。并在1993年,与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办了英伟达。
在创办公司前,黄仁勋曾咨询过一位专家,对方竭力劝阻: “这一个市场还没起步就已乱成一锅粥,你最好别干这个。”
刚开始起步,三个年轻人不得不挤在一家餐厅里,旁边一家银行,被抢过好几次。
但这些,丝毫没能阻止黄仁勋对图形芯片的狂热。在熬过炼狱般的初创期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节奏。
1998年10月,英伟达发布第四代产品。黄仁勋给它取了个霸气的名字——TNT。他要像炸药一样,引爆整个行业。
TNT也果如其名,性能吊打Voodoo2。3dfx被压得喘不过气,可还没它反击,英伟达又推出更强大的TNT2。
3dfx之后,黄仁勋继续改写行业规则,并提出令对手胆寒的 黄氏定律:显卡芯片的性能,每6个月提升一倍。
比摩尔定律快3倍的速度,足以拖死任何对手。唯一能阻止老黄的,只有发热量。
2010年以后,英伟达GTX系列显卡因为发热量太高,多次发生自燃事故,被网友用来直播煎蛋。
某个被带进沟里的主持人,甚至在一档军事节目中声称: GTX 690战术核显卡,只需一发就能摧毁一个航母战斗群!
在硅谷,他被称为最好斗的男人。 他曾说,英伟达和AMD的差距是9跟0;他还说,英特尔即使图形计算能力提升10倍,也无法匹敌英伟达。
因为这种爱,哪怕长期遭受市场的怀疑,他依旧坚信图形计算的潜力,“世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是人类的基础。”
“我从没想过要粉碎某个对手,我只是思考,怎么样才能解决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在黄仁勋看来,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才有激情,才能挑战最难、最重要的问题,最终改变世界。
这套逻辑最终被复制到整个公司。在英伟达,做任何事都要先问三个问题: 它很重要、很难做吗?是不是只有我们才可以做?工作中会获得极大的快乐吗?
因为坚持这套逻辑,英伟达专注图形计算20年,最终以通用GPU改写了历史,并迎来AI时代的大爆发。
对图形计算的爱,在某一些程度上,塑造了黄仁勋的领导风格,并感染着身边的人。
那些市值数千亿的大公司,内部通常都有森严的等级。但在英伟达,这样的等级似乎并不存在。
一旦碰到难解的问题,他会不停地把相关当事人叫到身边,查明原因,商讨对策,直到事情重回正轨。
在他看来,领导一家公司,最让人兴奋的地方是, 即便手握这个星球上最烂的一张牌,你依旧能赢。
图形计算,曾经是他眼中那张最烂的牌。“15年,整整15年,人们才意识到这种计算模型的巨大意义。”
《连线》杂志曾经这样评价他: “在英伟达,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族长,他总是给予员工热情的拥抱和强硬的爱。”
黄仁勋从来不摆架子,在他看来,公司 “没有人是老板,项目才是老板”。 他经常与员工谈笑风生,回忆起他们配偶的名字,并询问孩子的近况。
碰到高兴的事,他会在员工面前完全放飞自我。2016年,公司股票价格突破100美元,他强忍剧痛,在左臂上纹身以示纪念,“哭得像个婴儿”。
在竞争惨烈的IC产业,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英伟达不但能活下来,还引领了新的计算革命?
而这,对《财富》杂志记者安德鲁·努斯卡来讲,并不是秘密。在他看来, 正是这种亲密无间的创新文化,塑造了英伟达的伟大。
黄仁勋自己也说,他最引以为豪的是,吸引并激励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师,专注于解决真正困难的问题,从而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英伟达已征服全球数亿用户和上千家公司,包括初创的AI公司、VR公司、无人驾驶公司。
八年前,GPU只是小试身手,就帮吴恩达处理了“1吨数据”。如今,全球超算500强中,GPU提供了56%的总算力。
对此,黄仁勋依旧不满足。喜欢飙车并拥有三辆跑车的他,对速度的追求永无止境。
2020年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基于全新架构的DGX A100,一口气打破16项AI性能纪录,速度比上一代产品快了4.2倍!
兴奋的老黄,为此搞了一场“直播秀”。他从自家烤箱里抬出一块巨大的DGX A100,然后得意洋洋地宣布: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显卡!
过去五年,在英伟达的带领下,GPU的性能提升了25倍。同期,摩尔定律却因为工艺制程的限制,逐渐走进死胡同。
一马当先的老黄,因此有点“飘”,他甚至语出惊人地宣布: 摩尔定律已死,GPU将很快取代CPU。
牛是吹了出去,只不过,CPU依旧“王者荣耀”。 两种路线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公司 Nervana 终于准备将代号为「Lake Crest」的架构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了。对于
,无论是AWS、还是谷歌、阿里巴巴、华为,都已经在布局自己的云端处理器。不管怎么说,数据中心已经
,尤其是AMD在推出Ryzen之前,市售电脑产品中,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了
第七届中国硬件创新创客大赛暨硬科技论坛产业投融资论坛圆满收官!现场精彩抢先看 #中国硬件创新创客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