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400-8768208时间: 2024-02-21 04:13:35 | 作者: 曲棍球台
对于一项运动而言,20年的时间,虽然不够悠久,但却足够它经历从兴起到低迷再到复兴的全过程,譬如台球。不经意间,在中国,这项以“优雅”、“绅士”而为人熟知的运动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
可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有关台球的启蒙运动让更多的国人见识了一项在国外已流行数百年的绅士运动。作为副产品,这场启蒙运动也造就了一个财富神线年代 中国台球的启蒙运动
上个世纪80年代,台球这项曾经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代表”的运动悄然在中国兴起。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台球就已确定进入了中国,只是在那个年代,它被标榜为“贵族运动”,普通百姓与之无缘。这一次,伴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台球运动以惊人的速度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人们常常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两条板凳支起一个台子便成了台球桌,一群男女围在周围玩兴正浓。
1986年,中国台球协会应运而生。这之后,各地方台协也相继成立。有人说,“官方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台球在中国不再只是一项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开始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被列入每年的全国体育竞赛计划之中。一时间,台球似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1987年,一篇名为《台球风行》的文章被刊登于《武汉日报》上。按照文中的论断,中国人已经解决温饱问题,这之后便会开始有娱乐需求,而台球也因而有了大行其道的理由。读罢文章,很多人嘿嘿一笑,并不上心,但一个名叫甘连舫的年轻人却把它看做一件大事。
20年前,甘连舫拿出8000元积蓄,腾出自家外屋做厂房,一人身兼厂长、采购、销售、会计、出纳数职,成立了北京大兴台球厂。看着杂志上的图片,他开始照猫画虎地“研制”起台球设备,“我们用静电梳美呢代替台呢,用汽车内胎做回弹胶边,让木匠刨木板做桌面和木腿。”三个多月后,第一张台球桌诞生了。甘连舫给他的台球桌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星牌”。“一天生产五台,一天的利润就是两千多块。在那个年代,这已经很丰厚了。”台球让甘连舫看到了发财致富的可能,他辞掉了养家糊口的差事,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台球桌。第一年,甘连舫赚到了10万元;到了第二年,他赚到了50万元。一个颇为微妙的景象出现了。售价不过350元的“星牌”台球桌被摆在街头巷尾,打球的大多是光着膀子的年轻人。因为这,有人说这项绅士运动在中国变味儿了。“但如果台球从一开始就只是摆在五星级酒店里,中国老百姓就永远都不可能了解什么叫作台球。”在外人看来,作为“星牌”的掌门人,甘连舫的话不免有自我辩解的味道。但看看发展轨迹,人们却不得不正视甘连舫以及“星牌”之于中国台球的意义。
“‘星牌’赶上了台球在中国流行的第一次浪潮。”若干年后,坐在由自己的公司投资兴建的酒店中,甘连舫这样分析。如今的他有多个头衔: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北京龙熙温泉酒店董事长、北京龙熙温泉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北京龙熙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龙熙顺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等。从资产上看,“星牌”只是“小户”,但在甘连舫的名片上,“星牌集团董事长”的身份永远被列在第一位,“我的原始资本积累,我的知名度,我的品牌,我的增值地位,我的一切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台球。”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当年相对简单的落袋式打法(15球),慢慢的变多的“台球粉丝”开始喜欢技术性更强的斯诺克打法。
1990年,甘连舫想在《北京晚报》上登广告,结果却遭到拒绝。无法直接进行宣传,甘连舫只能想其他办法。听说一场名人台球赛将举办,他立即拿出5万元进行冠名赞助。当时,5万元是“星牌”一年利润的一半。结果,名人台球赛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甚至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从此,“星牌”一举成名。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围绕台球举办的赛事层出不穷。除了始于1990年的全国斯诺克精英赛,国际斯诺克台球比赛在中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日渐繁多的过程——从1988年起,中国台球协会连续举办了五届有世界最优秀职业台球选手参加的“健牌杯”国际斯诺克台球大赛。1993年,第十届亚洲斯诺克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甘连舫出资55万元人民币夺得比赛的冠名权。1996年,广州承办了第十三届亚洲台球锦标赛、国际职业斯诺克邀请赛。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台球协会开始实行台球运动员注册制度。当年1月,中国首家职业台球俱乐部——“星牌”职业台球俱乐部成立,名将庞卫国、哈斯木、陶山等人加盟“星牌”,成为了中国首批资格注册的球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甘连舫联合红牛公司举办红牛杯中国挑战赛,三代球王戴维斯、亨德利和希金斯同场亮相。提起那届赛事,甘连舫得意不已:“1993年,香港一家公司在北京举办台球赛,戴维斯和亨德利都来了,可那时我们没实力,请不起人家,只能借势,比如让他们在练习时用‘星牌’台球桌。后来,我们不用借势了,我们自己搞。”从“借别人的势”到“造自己的势”,“星牌”的际遇似乎也正是中国台球的缩影。
事实上,“星牌”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甘连舫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投资生产高档台球桌,“当时生产一台高档球桌就得花八千到一万元。”身边的人都在反对,甘连舫却义无反顾。事实上,甘连舫赢得了这场“赌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星牌”的销售额一路小跑往上走,在1994年更取得了5000万元销售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经过90年代初、中期的快速扩张,“星牌”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时至今日,“星牌”一直牢牢地把“中国台球大王”的帽子抓在手中。
明星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项目蒸蒸日上,这在中国体坛已得到反复证明:刘翔之于田径,姚明之于篮球,丁俊晖之于台球……假如没有丁俊晖的成功,台球还只是很多孩子的业余爱好,丁俊晖功成名就之后,许多国人惊异地发现:原来台球也能改变命运!
进入21世纪,中国台球运动却陷入了低潮——运动员参赛战绩不佳,赞助商减少了,大比赛搞不起来,中国台球设备市场也出现下滑迹象。“中国台球的春天在哪里?”对这个问题,许多人深表忧虑,但甘连舫却信心十足,他从没放弃对台球的坚持,他甚至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签约,自己出资办比赛,用他的话说就是,“别让台球断了档。”
2005年4月,年仅18岁的丁俊晖击败世界“台球皇帝”亨德利,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在庆功宴上,当甘连舫把五万美金奖给丁俊晖时,全场一片哗然,因为奖金数额超过了公开赛冠军奖金的数目——国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台球运动上,“台球热”随之兴起。这时候,许多人注意到,“台球神童”丁俊晖还有一个身份——星牌集团签约球员。这一次,人们不得不佩服甘连舫的预见性。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凡是夺得过全国台球冠军的球员,比如庞卫国、陶山、哈斯木等人,大多是星牌集团的签约球员。当丁俊晖在2002年亚运会上夺得台球冠军起,甘连舫就“盯”上了他——不仅说服丁俊晖与“星牌”签约,还认他做义子。对于一些街谈巷议,甘连舫倒也理直气壮:“小丁现在就和星牌台球品牌一样,是中国台球无可争议的霸主,我们是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运动员强强联合。今后我们将继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球员。”虽然是企业家,但甘连舫明确地表示,他并不想从丁俊晖身上赚一分钱:“丁俊晖夺冠军我脸上有光,但在商业方面我不会对他有任何要求,他的广告费我们一分不要,我们只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出一份力量。”
乒乓球圈内人士认定乒乓球普及率最高,台球圈内人士有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台球的群众基础已经不亚于足球和篮球:“从政府投入上看,台球的确是个边缘的项目。但从社会关注度上看,台球一点也不边缘。估计每天有几千万中国人在打台球。上海现在有400家球房,平均每家有15张球台,平均每天有200名客人,每天就有8万人在打球;北京有15张以上球台的球馆有500家到700 家;广东的台球发展得最早,东莞市就有300多家球房,佛山市城区有40多万人,但也有30家球房。”打的人多了,业余台球水平提升很快,这也就是中国台球金字塔的底座。